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

余佩嬋老師 ─ 《傑出歷史人物與澳門》

圖書館索書號: 782.87 9698

此書主要介紹六位與澳門有淵源的歷史人物,分別是利瑪竇、林則徐、鄭觀應、孫中山、葉挺、冼星海等。他們的事跡為這小城留下光輝的成就,作者的心願是希望青少年從書中有所受益,將傑出的歷史人物與澳門的文化歷史展現在世界遊客面前,當你走過一些的歷史建築或旅遊景點時,就會想到這些人物,因此,不單只是認識現今澳門在國際上是一個賭城和觀光城市,同時也要了解它的歷史資料與文物遺跡。

葡萄牙人在五百多年前定居澳門後,在1567年建立澳門教區,1580年利瑪竇來澳主持教區,積極對華開展傳教活動和引進西方文化。澳門聖保祿學院的創辦是對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貢獻。當旅客走到大三巴牌坊時,是否想起利瑪竇這位傑出傳教士呢?

林則徐是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,他於1839年9月3日以欽差大臣身份與兩廣總督親臨澳門巡閱,受到居澳中外人士的熱烈歡迎。同時他以澳門為窗口,了解西方情況,成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,同時亦是中國開眼看西方軍隊的最高官。澳門人民對林則徐的敬重,可以在蓮峰廟庭院內豎立的林則徐雕像及林則徐紀念館見證。

今日的鄭家大屋建於1881年,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,鄭觀應是一個熱誠愛國者,早期著名維新改革家,也是一位實業家、教育家,與孫中山同鄉,鄭比孫長24歲,同抱救國救民理想的忘年交,孫中山返鄉到澳門,常與鄭交談對時局的看法以及學習西方的主張,1892年,鄭觀應在澳門編成影響深遠的五卷本『盛世危言』。近年來,鄭觀應的思想與活動已越來越受到世人的矚目,澳門對其尤為重視,曾舉辦了多次紀念鄭的學術研討會。澳門特區已斥巨資修葺鄭家大屋,供旅遊人士遊覽之餘,亦可推動澳門世遺之景觀。

澳門是孫中山最早發表革命言論的論壇、亦是最早參加社會工作的地區,走向世界的門戶,成為涉足海外的第一站,醞釀造反和首次流亡海外的出發地。

本澳當年與孫中山有關的遺跡有五處之多,鏡湖醫院、草堆街當年的「中西藥局」、下環正街三號是當年孫在澳門創辦的「鏡海叢報」社址、水坑尾巷十四號,當年的「楊四寇堂」、盧廉若花園「春草堂」,昔日的「娛園」內的建築物等。由於孫中山與澳門淵源深厚,亦留下了不少重要的歷史記錄。研究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,實離不開澳門這彈丸之地。

葉挺在澳門之故居,今日婦聯第二托兒所在地。他一生戰功赫赫,威名遠播,令人想起北伐時期的“鐵軍,”名將,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,抗日戰爭時期威震大江南北的新四軍軍長,但很少人知道,澳門是葉挺的棲息處。從1932年至37年,他度過了一生中最為安定的時光,澳門可謂是他的“第二故鄉”。

澳門人民為了紀念冼星海現代中國偉大的音樂家,在今日的外港新填海區東部,北起柏林街,南至孫逸仙馬路的一條長四百五十米的大街被命名為冼星海大馬路,同時還多次主辦冼星海紀念圖片展、音樂會,『黃河大合唱』的雄壯歌聲感動著滿懷愛國熱情的澳門人民。

以上簡介的傑出歷史人物,我們可以親身走進澳門的遺址感受到他們豐功偉績,對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更深刻的認識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